在 11 月推出的ChatGPT引起全球轰动后,随着世界各国政府改善治理以减轻该技术的影响,北京已迅速采取行动监管生成人工智能行业。
4月11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人工智能生成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它概述了中国大陆的首批规则,要求数据保护、非歧视和无偏见,以及生成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的培训数据质量——中国与其他地方的政府都存在同样的担忧。
这些措施还寻求管理内容节制、安全评估和算法透明度,分析人士表示,这些问题是中国政府特别关注的问题。
尽管北京在规则草案中表现出支持人工智能发展的基调,但政治要求的重要性很高。
草案第四条第一款内容规定,凡是“在中国大陆向公众提供”的服务,都应当提供“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得含有虚假信息和颠覆意图。 ,分裂主义或分裂领土。
尽管中国对人工智能在与美国和美国盟友的技术竞争中寄予厚望,但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监管机构试图通过灵活的监管来应对人工智能管理的挑战,预计未来几年该行业将“带着枷锁跳舞”。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院长薛澜表示,虽然第四次工业革命涉及各种技术,但ChatGPT的突破意味着人工智能现在被人们视为领先技术。
ChatGPT 是由微软支持的 OpenAI 开发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它以其详细的响应和跨多个知识领域的清晰答案而受到关注,尽管它的事实准确性参差不齐。

它在中国没有正式上市,政府严格审查互联网。然而,随着国内公司——包括网络搜索运营商百度、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和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竞相推出类似于 ChatGPT 的技术,这项技术在中国迅速流行开来。
在香港大学 2 月临时禁止学生使用 ChatGPT或任何其他基于人工智能的工具进行课程作业、评估或授课后,中国大学对剽窃行为保持警惕。中国媒体敏锐地报道了人工智能对从会计师到撰稿人和平面设计师的人类工作构成的越来越大的威胁。
军事专家对其在信息收集和认知战方面的潜力表现出极大兴趣。4 月 13 日,解放军日报发表文章,首次公开讨论人工智能技术。
“在和平时期,ChatGPT 可用于收集情报,帮助分析来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提高效率并寻找有价值的信息。在战时,它可以生成全面的战场报告,使计划更有效率,”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讲师毛伟豪在《解放军日报》上写道。
在认知战中,ChatGPT 等工具可用于分析公众舆论、制造虚假陈述和操纵感知,以损害政府形象或改变公众立场,文章继续说道。
毛泽东还提出了可以在战争中对付人工智能的反制措施。他说这项技术有已知的漏洞,例如它依赖于可能有针对性地欺骗人工智能的训练数据。
上个月,清华大学的薛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风险。
从技术上讲,它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可能是有限的,并且可能存在潜在的偏见。薛说,在经济上,它会影响就业、利润分配,并可能导致垄断。在社会上,学术诚信成为一个问题。他说,在政治方面,应该衡量人工智能输出中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由两个轮子推动——发展和监管。期待中国在未来继续引导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薛说。
自习近平主席于 2018 年宣布人工智能在世界科技竞争中具有战略重要性以来,中国加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拥抱。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2026年中国年度人工智能投资有望达到266.9亿美元,约占全球人工智能投资的8.9%,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iiMedia Research 于 2018 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得益于政策支持、机器学习可用的大量数据以及市场应用的大量需求,到 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预计将增长两倍,达到 4000 亿元人民币(580 亿美元)以上2021 年。到 2021 年,中国公司声称已经生产了 21 种大型语言模型,而 2020 年只有两种,与美国相当。
根据 AI 芯片设计师 Nvidia 的说法,大型语言模型代表了一种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根据从海量数据集中获得的知识来识别、总结、翻译、预测和生成文本和其他内容。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副教授曾燎原预计,随着中国试图赶上 ChatGPT 等大模型的成功,将迎来对人工智能的更大投资。
“政府将谨慎引导行业发展,警惕破坏性后果,因为深度学习通常被描述为一种‘黑匣子’技术。它做出的预测和决定不容易解释,即使是它的开发者,”曾说。
“就像它监管社交媒体的方式一样,北京可能会禁止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中的敏感关键词和话题,”他说。

几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最近告诉南华早报,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威力感到震惊,越来越关注其治理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安全方面。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阿尔弗雷德·吴 (Alfred Wu) 表示,虽然中国的国家安全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但北京最关心的是对政权的挑战.
“没有人能 100% 确定 AI 会生成什么内容。对中国政府来说最糟糕的事情是人们用它来反对它的裁决。为了安全起见并与其内容审查实践保持一致,中国政府迅速采取行动设定边界,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会有更多的规则和规定,”吴说。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在通过引入一系列管理个人数据、深度合成技术和算法透明度的规则来规范新兴行业。上个月,国家数据局成立,负责监督所有国有数据的安全,并确保政府机构在经济规划中共享这些数据。
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去年启动了算法注册,要求提供者确保他们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并在损害用户合法利益时“给出解释” 。
其他条款旨在解决平台垄断行为和热点社会问题。该规定要求具有“舆情特征”和“社会动员能力”的推荐算法备案。